文:Raymond
引言
「你們要愛惜光陰,用智慧與外人交往。」(歌羅西書 4:5)

這句古老的經文,在今日的香港,顯得格外真切。我們身處一個充滿張力與變化的時代,許多基督徒在職場、社會和個人生活中,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。當我們感到徬徨,甚至無力時,不妨將目光投向遠方的矽谷——那個全球科技與文化的創新樞紐,那裡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屬靈運動,為我們帶來寶貴的啟示。
矽谷的屬靈浪潮:一個意想不到的參照
近年來,在以世俗和進步主義聞名的矽谷,一股對耶穌和信仰的好奇心正悄然興起。科技界的精英,包括工程師、創業者和投資者,開始在各種非傳統的場合——例如職場小組、線上論壇和私人聚會中——探索信仰。這股浪潮與歷史上的「大覺醒」或「耶穌運動」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:它們都始於文化劇烈動盪的時期,並在公共領域中逐漸顯現其影響力。

矽谷的特殊之處在於,它不僅是科技的發源地,更是全球文化的塑造者。因此,這場屬靈探索的潛在影響力是世界性的。這提醒我們,上帝的工作從不局限於教會的圍牆之內,祂往往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,透過最意想不到的人,展開新的篇章。
「被流放門徒」的智慧:在張力中活出信仰
對於身處非基督徒價值主導環境的信徒,一個深刻的概念應運而生——「被流放門徒訓練」(Exilic Discipleship)。這個概念並非呼籲我們退縮自保,或以憤怒對抗周遭的文化,而是鼓勵我們效法聖經中的但以理。

但以理身處巴比倫——一個充滿道德張力與異教文化的帝國中樞。他沒有選擇與世隔絕,也沒有完全同化。相反,他以謙卑的姿態、卓越的專業能力和堅定的信仰誠信,在宮廷中服務,最終贏得了君王的敬重,甚至影響了整個帝國的決策。他不是僅僅為了「生存」,而是為了在崗位上「忠心影響」。
這正是今日香港基督徒需要學習的智慧。我們在職場中面對的倫理困境——無論是商業決策的壓力,還是科技發展帶來的道德挑戰(如人工智能的偏見、社交媒體的成癮性)——都是我們實踐信仰的禾場。我們的目標不應只是在世俗化的浪潮中勉強「存活」,而是要積極地以基督的愛和智慧,去塑造我們所在之處的文化,無論是在公司、社區還是家庭中。
從職場到禾場:關係導向的緩慢耕耘
矽谷的經驗顯示,當人們對傳統制度化宗教抱持懷疑時,職場反而成為了最自然的屬靈探索場所。真正的影響力,並非來自一場轟動的佈道大會,而是源於持續、真實、關係導向的生命交流。

這是一項緩慢且需要耐心的工作。它發生在每一次午餐時的真誠對話、在專案合作中展現的正直品格、在同事面對難關時給予的無私支持。當我們在專業上追求卓越,在待人處事上流露恩慈與憐憫時,我們就在無形中見證著信仰的力量。這種「救贖式的領導力」並非高高在上的教導,而是透過身體力行的服事,將基督的馨香之氣帶入我們每天的生活場景。
結語:書寫香港的新篇章
矽谷的願景,是盼望那裡不僅輸出改變世界的科技,更能成為一個充滿反思、具神學深度和救贖典範的地方。這個願景,同樣可以成為香港基督徒的禱告和努力方向。
真正的改變,往往不是由鎂光燈下的英雄人物所成就,而是由無數個像但以理一樣,在各自崗位上安靜、忠心服事的「被流放門徒」所共同編織而成。他們或許不為人知,但他們正在用智慧和愛,悄悄地影響著周圍的人,見證著上帝在這個城市書寫的新篇章。

願我們每一位香港的基督徒,都能愛惜光陰,用從上而來的智慧,與我們身邊的「外人」交往,成為在變局中帶來盼望與影響力的忠心見證人。